宽恕和感恩是治疗所心身疾病最好的药

求助者(52岁女性):您好!上次做了治疗,当天回来他(55岁老公)就显得很开心,说是和儿子(24岁)的结解开了,心理舒服。又说有需要他的就叫他做,很积极地要帮儿子做事,儿子看他开心,也觉得满意。

端午节我叫他叫儿子回来吃饭,做了一下工作,他给了儿子电话,儿子也回来吃饭了。但他帮儿子做事又会管多了,又要不断提醒。

咨询师:父子之间接触多了就容易有很多矛盾,有矛盾分歧就及早解决,必要时隔半个月一个月一家人就来咨询一次。

求助者:是的,要经常做治疗。反正他们二个性格太相似,在一起就是矛盾很多,但儿子知道如果父亲跟他配合得好,做事就会非常的好,只是他父亲太多问题,思路思维都很奇怪的,不一样。

咨询师:价值观差距太大,互相理解对方的程度太少。

求助者:说实话,跟他父亲沟通是痛苦的事。

咨询师:父亲不但理解别人的能力差,连自己都不太能理解自己。儿子理解父亲也太少。

求助者:哎,我每天跟他相处,都难以理解,儿子更难了。

咨询师:父亲有时过度理性是正确的,但有时候做事完全受内心深处严重缺少安全感的强大本能力量所驱使。父亲如果与妻子儿子的矛盾分歧不断化解,父亲内心的安全感会越来越强,心理健康状况会越来越好。

求助者:希望吧。

 

两代人之间思想观念会差别人很大,如果一方或是双方理解包容对方的能力差,但是又共同做事情,就容易发生很大的矛盾冲突。如果双方的个性越强,矛盾冲突就越大。如果个性非常不相容,建议不要一起共事。如果不得不一起共事,唯一的办法是把各自的职责分得清清楚楚的。

发生矛盾冲突最大的原因一是不理解,二是不包容。理解别人的能力叫同理心,有的人同理心很强,有的人同理心很差。个性越强的人,同理心越差。个性太弱的人,虽然容易同理别人,但是过度压抑自己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别人需要理解,自己也需要理解的。不能让别人委屈,但自己也是不可以委屈的。

个性很强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到的重视太多太多导致他误以为自己是“上帝”了,他觉得自己拥有特权,他觉得别人顺从他是理所当然的。他自信过头了,一旦别人不顺从他不迁就他,他就会发龙威。

第二种情况是得到的重视太少,受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对待很多很多,他的内心有很多委屈很多不满,他觉得很多人都欠他的,这样的人心肠很硬很硬,甚至很残暴。这样的人前一种人更可怕,因为这样的人内心充满着负能量,他内心的负能量就像火山一样,一旦爆发起来是非常可怕的。

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障碍,都是因为幼年或童年的时候,受到来自最重要的抚养人(通常是父母)的伤害,长大后一直耿耿于怀。有的是直接怨恨自己的父母,有的是间接怨恨自己的父母。

上面这位父亲的母亲是一个负能量很重很重的人,他的母亲对自己的婚姻很不满意,人际关系很糟糕,于是把心灵垃圾全部倾倒在孩子身上。这个做父亲的很恨很恨自己的母亲,结婚之后,无形中把原生家庭中对母亲的怨恨转移到妻子身上。他的儿子从小到大一直看着父亲欺负母亲,于是很排斥父亲,父子关系很糟糕。

怎样才能化解对父母的怨恨?第一是认命,第二是宽恕。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天地合和才能孕育生命。我们能接受大地有时会有火山爆发,有时会有地震海啸,导致山崩地裂泥士流,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率很小,但如果它来了,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它的到来。母亲就像土地,大多数母亲是温暧的肥沃的土地,有少数母亲就像条件恶劣的土地一样。

无论大地是怎样的状态,我们都要抱着感恩的心态对待它,因为这是上帝安排的。同样的道理,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的母亲,我们也是没有理由怨恨的,哪怕这个母亲很无知很粗暴,曾经严重伤害过我们,我们也需要接受她感谢她,因为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父亲是天,天空有风和日丽的时候,也有雷鸣闪电的时候,不管有着怎样的天空,都是上帝的安排,我们只能接受和感恩。同样的道理,无论有着怎样的父亲,我们都没有理由怨恨,哪怕这个父亲曾经严重伤害过我们。因为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上帝之所以这样安排,一定有原因有道理的,一定是有某种好处的。宽恕和感恩是治疗所心身疾病最好的药。

 

231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

图片231: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

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却很耀眼,而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典型的不幸福的人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于是便把这种满足看得比任何一种其它方面的满足更为重要,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苦心寻求而忽视了其它,这种过度的重视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使人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

170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

图片170: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

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六岁前形成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固然重要,但都比不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孩子六岁前与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关系模式,会内化成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即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

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这个关系模式还会投射到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

如果我们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不能推给谁,只好自己扛。

65: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

图片65: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

我们之所以会形成现有的人格,完全是因为在孩提时所受到的创伤。例如,在婴儿时期我们期待被爱,期待被关怀和拥抱,如果这些需求没办法被满足,我们会受到伤害,本能地会做出反应来自我保护。

如果伤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会不断地被启动,我们的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一个远离高层自我或自性本体的“我”。

221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

 

图片221: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

保持关系比教育更重要,父母和子女没有良好的关系,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甚至你越说他越反着做,还有什么教育可言呢?不仅教育的目的达不到,还会失去人间最宝贵的亲情。

当你和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你们同喜共悲的时候,不必教育,你的期望也会成为孩子的愿望,那就不仅会收获孩子的成功,还会收获亲情的幸福。

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孩子必然会出问题。

210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图片210: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的过程。对于自己的缺点,我们难以接受,更不愿意被别人指出,尤其是当众指出,即使外表可以保持不动声色,可内心很难平静。
直面自己的优点需要冷静,直面自己的缺点更需要勇气和坦诚。当一个人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他会表现得和真实感受恰恰相反。
尽管我们时时刻刻都跟自己在一起,但正是这个原因更容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需要别人来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