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初中女生为什么那么胆小自卑?

求助者(14岁,女):我读初中,我和最亲近的朋友都不敢多说一句话,很胆小。

我自己对自己说充满了自信的,最后还是不敢说出我想说的话。我跟父母关系还好。觉得自己内向胆小,加上我又很瘦,总有自卑的感觉,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和朋友交流的时候口齿不清,表达不清楚自己想说的话,是紧张导致的。跟家人说话就可以很清楚。
过去曾经有朋友背叛我,父母说我拿他东西。老师总是说我瘦。没几个同学会跟我说话。就是因为一次说话不清楚,结果导致被人误解了偷东西,父母也说我偷东西,事实上我并没有偷东西,是他自己不知道放哪了,是100块钱。当时我真的很冤枉,我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子,那时大概是9-10岁的时候,我挺怕说错话的,我是太紧张导致说不出话。

我本来是要去参加篮球兴趣小组的,可是手受伤了,就没去过。对画画我有兴趣的,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对它没有兴趣了。内向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吗?哪怕只能改变一点点。

我被我一个同学看不起,她总是说我坏话,说我不好的方面。我和她都已经做了七年的同学。她很少听别人的意见,总是反驳我。

 

评论:胆小的人心理能量很弱。一个孩子的心理能量来源于哪里?来源于父母和亲人的爱。

有人会问,上面这个孩子她说她跟父母的关系还算好啊,为什么心理能量也会这么弱呢?她说父母对她好,并不意味着父母能够给予她高质量的父爱母爱。

怎样才叫高质量的父爱母爱?就是父母能充分地尊重她,充分地理解她,父母很信任她,很重视她,很关心和鼓励她。然而外面的人冤枉她偷东西也就罢了,连最亲的父母也认为她偷了别人的东西,可想而知,父母能真正地尊重孩子吗?能真正地理解和信任孩子吗?不可能的。

得到父母高质量的爱是心理能量弱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身条件差。如果拥有同样条件的父母,一个长得漂亮聪明高大的孩子心理能量显然要远远高于长得不好看的身材瘦小的孩子。因为好看的容貌会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周围人的喜欢就是质量很好的心灵营养。而容貌不好看的容易受到更多的轻视甚至欺负。

身材容貌是天生的,一般没有办法改变,但父母高质量的爱是可以通过学习辅导改变了。被人冤枉偷东西,特别是被自己的父母冤枉偷东西,因此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这对一个童年孩子来说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催残。就像一棵幼小的树苗被强台风吹倒,虽然没有死掉,但是再也不能直立生长了。

爱孩子不但要关心孩子吃什么穿什么,更要关心孩子看什么想什么经历些什么。

身体的伤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得到,但心灵的伤则需要用智慧的眼睛才能看得到的。

65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

图片65: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

我们之所以会形成现有的人格,完全是因为在孩提时所受到的创伤。例如,在婴儿时期我们期待被爱,期待被关怀和拥抱,如果这些需求没办法被满足,我们会受到伤害,本能地会做出反应来自我保护。

如果伤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会不断地被启动,我们的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一个远离高层自我或自性本体的“我”。

170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

图片170: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

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六岁前形成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固然重要,但都比不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孩子六岁前与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关系模式,会内化成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即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

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这个关系模式还会投射到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

如果我们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不能推给谁,只好自己扛。

44伤害往往来自最亲的人

图片44:伤害往往来自最亲的人

家既是爱的最主要的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的传递者。伤害往往不是来自陌生的人,而是来自亲人,是亲人(往往是父母)用不适当的爱造成的。

不适当的爱包括:

过度宠爱或过于强求

过多体谅或过于忽略

过多包办代替或过度保护

过多威胁或过度剥夺

太要面子与太讲规条

对孩子过度敞开或过度封闭

过多赞赏孩子聪明或过多嘲笑孩子愚笨。

171要想和孩子沟通好,一定要了解孩子

图片171:要想和孩子沟通好,一定要了解孩子

要想和孩子沟通好,一定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求,体会孩子的感受。

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孩子做了错事或坏事,必须让他承受结果,做了好事也要让他得到表扬和肯定。

如果得到的爱、关注、认可不够,得到肯定和鼓励比较少,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偏消极方向发展。

198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

图片198: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

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

家长失信于孩子,害处相当大,一是这会让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二是家长会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因为孩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他的欲望会大到你不得不拒绝,到那时,他受到的打击就大了。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在批评或惩罚之后,施以温情是必要的。这样等于告诉孩子,大人否定的不是孩子本人,而是孩子的错误行为,管教要有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结尾。

218越是费尽苦心的父母,越是可能养出毫无适应能力的孩子

图片218:越是费尽苦心的父母,越是可能养出毫无适应能力的孩子

一个人处理危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往处理危机的经验。生活的能力不是凭空生成的,它需要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一点点地培养、获得。如果你没有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应对“小”问题的能力,比如,生活基本的自理能力;自己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合理安排业余时间等等,那么,你又怎能期望他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婚恋矛盾、事业选择这样的“大”问题呢?

为了避免你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面临更大的困难,给你的孩子多一些机会吧,包括犯错误的机会、遭受打击的机会,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发表评论